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
【原】小说:周顺义小传(07)_全球报道
2023-06-01 09:22:34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湘西美文

农民编辑


【资料图】

文/黄继瑜

周顺义靠党的惠农政策,申请两千元的低息贷款买一台多功能手扶拖拉机,方便了自家,也帮助了村民。他的妻子洪家春帮人家收、拉、打、种,也不收钱,只要适量的柴油。顺义家的其余农活,如扬场、堆草、插秧等,大伙都心甘情愿抢着干。农闲时,周顺义写文章,寄到省市报刊社,一多半都发表了,每篇也能获得五到二十元的稿酬。那时,正式工的工资也就五十多元,顺义每月的稿费收入也不比正式工工资差多少,自感很满足。

1985年,周庄组的秋粮又获大丰收,村民们笑在脸上,乐在心里。顺义家的全年收入远超去年,还清了贷款本息,尚余上千元。

顺义的母亲周三奶身体更健康,整天悠哉乐哉,顺义、家春也为母亲有好身体而高兴,祝福她老人家长命百岁。

初冬,念头村来了两位不寻常的客人,掏出文稿,用普通话跟村长、支书说话,问:″《念头村的巨变》这篇文章上的公章是你们盖的吗?"

村长、支书看了看,齐声说:″是,我们都同意才盖的。不妨走访一下村民,好吗?”

此话正中来客下怀,说:″那敢情好。"

来客要去哪家走访就去哪家,不要村干部安排。

他们来到用罾捕鱼的胡勇家,房子虽是破旧草房,里面却囤满了新粮,客人量了粮囤子的直径,两米三十,高一米五十,囤子顶上还长出″小山”尖,全是水稻。稻囤子西边,蛇皮袋装满了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,堆有一人高。客人问胡勇说:″这么多的粮食也吃不完,为什么不卖呢?"

″想等等卖个好价钱,准备明年盖瓦房。”胡勇回答。

客人看了胡勇家的猪屋,很新奇,问:″这猪屋是谁设计的?科学!科学!"

″跟周庄组长周顺义学的。”胡勇说。

″周顺义家在哪?"

″公路西边,过干渠就是。"胡勇用手指着说。

客人和村长、支书一路讲话,忘了过桥,走过头了,来到了赌钱鬼周维亮家。客人进他家一看,粮食虽不是大囤满小囤的,但那十几口袋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五口人吃到麦收的。客人问:″你家就收这点粮食?″

″领导,我家的粮食卖了。因为到腊月二十四,组长要到各家检查一年收入多少钱,达标的表扬,没完成任务的批评。"周维亮回答说。

″你家完成任务了吗?″客人问。

″超额完成。我家五口人,一千元达标,卖粮钱,卖猪钱,卖鸡鹅鸭钱等,共收入两千五百元,除去本钱,净利也有一千五百元。”周维亮说。

村长问:″赌钱输了多少?还剩多少?″

周维亮高兴地说:″哈哈,大爷管得紧,我改邪归正了。”说完,拿出一张存条让大家看,上面清楚地写着″壹仟伍佰圓整”。

客人说:″谁是你大爷?”

″我们的组长周顺义,人小辈分大。”周维亮说。

客人说:″走,找周顺义去。”

周顺义见村长、支书带着两位客人来到,放下手中的笔,握手欢迎,说:″农家泥墙土灶,有客自远方来,顿觉蓬荜生辉。”

″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周顺义?”客人说。

"您谬赞了,在下草民周顺义。请坐!我拿水去。”顺义说。

两位客人弯腰看了顺义正在写作的短篇小说巜李家庄的变迁》。顺义拿来了开水,客人问:″周必成是谁?”

"农民,剧中人,塑造的。”

″我们通过调查,您的文章《念头村的巨变》非常好,写的全是事实,我们拟采用。希望您的大作再获大丰收,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。"停了停,客人看到洪家春驾机打麦的照片,又问:″您家的照片怎么和安圩乡政府的一样?”

支书说:″这样的照片全乡共十一张,乡里村里各一张,我们村的八个村民小组各一张,洪家春本人一张。″

″这是洪家春的照片?文中描写得太逼真了。这位女拖拉机手是您的老婆?″客人问。

客人的话音刚落,洪家春回来了,客人一见身材魁梧的女人,便猜中了八九分,她就是拖拉机手洪家春。两位客人同时翘起大拇指对顺义说:″周老师,您有这样能干的爱人真有福!”

两位客人临行时,见到周三奶说:″老人家,有这样的好儿媳妇,您太有福了!″

一周后,《念头村的巨变》一文在《中国农民报》头版头条刊出,并加了编者按说,念头村是分产到户政策结出的硕果,是农民致富的典范;该文文风务实,实事求是,值得一读,致富经验值得推广……

原来到念头村的两位客人是中国农民报社派来苏北的采风人员,顺便来念头村调查一下,看《念头村的巨变》是否有″水分"。

《念头村的巨变》一文首先引起县乡领导的注意,想安排作者到县乡宣传机构工作;市报也打算邀请去面试,然后录用;《江苏省农民报》接到《中国农民报》编辑部的推荐信,推荐周顺义人才难得,文章一流。只因伯乐一顾,顺义身价倍增。

那年,下海热遍及全国,各企事业单位人员外流,面临人手短缺的局面。年底,周顺义接到邀请函,要他带好所有文稿(发表过的与未发表过的)到江苏省农民报社编辑部面试。

当时,接待周顺义的是副总编田林高。田副总用了一天的时间,读了周顺义的大部分文稿;又要求顺义在一小时内写出一篇千字以上的即兴之作。顺义略加思索,一挥而就,犹如王勃再世,惊呆了田副总。

第二天,田副总将面试结果汇报给总编黄善模。黄总编翻阅了周顺义发表过的三十多篇文章,又细读了他的即兴之作,笑容可掬,颔首赞许。编辑部正面临缺人之际,又遇如此优秀的才子周顺义,提笔在录用审批表上写道:″人才难得,同意录用”,并签上″黄善模"的大名。

黄总编让周顺义暂时回家,等待省人事厅的批文。

顺义回到念头村,大伙都知道他交上了好运,即将去省城工作。不知实情的人猜想,顺义的工作是其生母托关系安排的。村主任说:″顺义公正判断手表案,我就知道他是个人才。粪土里的金子迟早要发光的。”并决定让洪家春接替周庄村民组长一职。

1986年元月8日,周顺义接到人事厅的批文,去南京走马上任,任江苏省农民报编辑。他是怎样做好工作,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,请看下集:《周三奶抱孙》

(待续)

资料来源:湘西美文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